公司新聞
NEWS
10月7日,廈門經濟特區設立40周年紀念日。1980年的這一天,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廈門湖里地區劃出一塊2.5平方公里的土地,設立經濟特區。廈門,成為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1985年,國務院批準將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
多年來,廈門著力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新經濟、新產業快速發展,人文之美與自然之美和諧共生,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2017年9月,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看到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嘉庚創新實驗室攻克了鋰電池用鋁塑膜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動力鋰電池材料、石墨烯纖維等最新成果;
廈門呼吸健康研究院將開展呼吸健康、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藥研發產業化;
中科院海西創新研究院研發基于稀土納米探針的新冠病毒抗體即時檢測試劑盒……
一大批來自國內大院大所、面向未來產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在廈門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
未來產業,是指建立在重大技術突破或重大發展需求基礎上,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目前尚處于孕育階段或爆發式增長的前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對經濟社會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的產業。
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廈門已有嘗試。早在21世紀初,廈門市主要的支柱產業是電子、機械與化工等,競爭力不強、附加值不高。2003年,廈門市前瞻性培育光電、軟件、生物與新醫藥三大新興產業,全市上下抓住機遇,迅速形成濃厚發展氛圍。
據廈門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曹偉民介紹,經過十幾年發展,如今,廈門發展高新技術具備了產業集聚、創新資源、營商環境等優勢,當時分別只有幾億、十幾億產值的弱小產業培育成為今天的千億產業,涌現出一批國際國內知名的龍頭企業。
15年間,廈門LED產業直接產值從1億元躍升到454.05億元,實現了從全球跟跑到全球并跑,從名不見經傳發展成城市名片,創造了近十項全國第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工程;世界第三支、國產第一支宮頸癌疫苗“馨可寧”獲批上市……
當前,全球制造業巨頭緊盯人工智能、柔性電子、第三代半導體和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為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我國正加快部署未來產業的培育發展。
“‘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就是要在借鑒先期培育LED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把握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基于我市有一定研發和產業基礎的產業方向做出的前瞻布局,希望能夠搶占先機,引領科技和產業資源集聚,培育以‘高技術高增長高附加值’為核心的新產業、新引擎、新亮點。”廈門市科技局局長孔曙光說。
2019年,基于全市產業基礎和優勢,廈門市科技局初步遴選出柔性電子、新型顯示、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以及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方向,推出系列“組合拳”,啟動“八個一”推進機制,開辟科技與經濟發展新賽道。
“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的未來產業,正為廈門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新機遇。”孔曙光表示,下一步,廈門將在實驗室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培育模式等方面加快探索,力爭涌現柔性電子、新型顯示、第三代半導體、生命健康等若干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群,持續推進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